原文:
7月2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拉萨参加西部计划服务西藏专项志愿者岗前培训。
山西大学为毕业生进行就业助力培训。
6月18日,“惠民生 促就业”——校企对接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启动仪式在威斯尼斯人8188cc官网举行。
202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规模达25.54万人,比上年增加2.27万人,增长9.76%。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2022年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在全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一把手工程”,由校(院)党委书记、校(院)长任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纷纷成立,形成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我省积极建立健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建立了毕业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除部分基础学科、特殊需要保护的学科专业点外,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学科专业点压减招生计划;启动2022年“宏志助航计划”,对36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并指导各高校进一步完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开展重点帮扶,全力推动我省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毕业生自身所面对的一道人生考题,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双向奔赴,不仅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检验,也是就业观、人生观的一次自我调整。无论社会相关方面给予了怎样的助力,最终面对就业考题进行作答的还是毕业生自己。为此,记者选取了应届和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到社会各方给予这个群体的关心与扶助,也可以从每一个个体的就业之路,领悟到一些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启示。
A
从求稳到多元
毕业生的择业观在悄然改变
考入行政事业单位,或者进入国企,这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也是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传统择业模式,今年刚刚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刘名书选择的就是这样一条路。他告诉记者:“我的父亲在私企,母亲是老师,他们都鼓励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在父母的影响与对现实情况的思考之后,刘名书放弃了进入专业对口的私企工作,在大四毕业之前便选择全身心投入到公务员备考中。
和刘名书不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18届毕业生韩耀辉很清楚自己不喜欢什么。“当时还蛮坚决的,不太想去考公、考研,家里人大部分都是公务员,比较熟悉公务员的工作性质,我还是觉得自己不太适合这样的工作。”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去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合作的互联网培训机构深耕专业技能。到北京后,在短短两个月内,韩耀辉便将培训机构四到五个月的课程全部学完,而且拿到同正式员工相等的工资待遇。
“我是一个很容易自我焦虑的人,在第一家公司每天两个小时就把工作做完了,剩下的6个小时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第一份正式工作虽然稳定,但安逸的生活氛围还是让韩耀辉有些不知所措,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掉工作。几经辗转,毕业一年后,韩耀辉入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从事广告运营方面的工作。“互联网行业节奏确实很快,周围同事无论学历背景还是工作能力都非常优秀,这也敦促我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现在的韩耀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稳定”工作,有了自己的团队,事业开始向新的高度不断迈进。
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常海波选择了自主创业之路。“创建公司全程都在山西政务服务网线上办理,把相关材料都提交后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可以直接去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了,这个是我没想到的。”常海波告诉记者,学校和政府对自己的帮助很多,辅导员和创业老师帮自己顺利申请到了政府的创业补贴,又赶上了国家针对企业初创阶段的优惠政策,目前,自己承接的软件开发项目也已经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现在许多人都觉得创业风险很大,但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创业者的支持也很大,创业之路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常海波说。
B
从“好就业”到“就好业”
职业教育就业优势凸显
“金九银十”求职招聘高峰期将至,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1174万人,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新形势,职业教育的就业优势不断凸显。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拥有70年历史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助力山西经济发展,该校提出了“转型综改有所需、山西工院有所行”的口号,为山西综改示范区内的制造业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型人才。“学校每年的就业都比较稳定,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合作的企业较为丰富,社会对威斯尼斯人官网学生的素质也都很认可。”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李文新介绍。
近年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一直都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茂才告诉记者:“与我们学校合作的企业遍布全国,主要包括冶金类和煤炭类,好多这类企业提前一年就已经把我们第二年才毕业的学生都抢光了。”此外,学院良好的社会声誉、完备的实训基地以及过硬的教学质量也吸引了大批企业慕名而来,保障了学生享有公平多样的就业机会。
“学校引进的企业特别多,当时我对太重集团和建邦集团进行了深入了解,最后两边都通过了面试。”数控技术专业的伊家鹏是山西工程职业学院今年的毕业生,面对两个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单位,犹豫再三后,伊家鹏选择到离家不远的建邦集团经受历练。
2020届毕业生孙小川来自四川南充,“我的父亲是一名电工,在他的熏陶下我一直有往技术方向发展、学习一技之长的想法。”开学第一课,孙小川便被国家熔融焊接特级技师高凤林对“工匠精神”的阐释感染。面临就业选择时,他被丘钛集团“以奋斗者为本,用工匠精神做好本业”的企业文化吸引,以过硬的专业知识进入这家上市公司。“我们在学校更多的是打基础,进入企业后,如果你的地基能修三层楼,企业便会给你三层楼;你的地基能修一百层楼,企业也会帮你打造一百层楼。”入职三个月后,孙小川便被推荐转入人力资源部门做管理工作。目前,他带着自己的团队负责整个华北和西北片区的校企合作,电气自动化的专业背景让他在工作中更加专业也更加游刃有余,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在新的专业领域提升自己,考入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深造。
C
奔赴西部
实现理想的就业选择
据了解,山西省今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报名8024人,较去年增长26.4%;招募志愿者1030人,较去年增长9.5%,均创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西部计划正成为山西高校毕业生认可度较高的一种就业选择。
7月25日下午6时30分,来自吕梁的高晋瑞从太原坐上驶向西藏拉萨的列车,刚刚从太原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她,开启了自己21年以来离家最远的一次旅程。“激动、期待、向往,还有一点不安。”高晋瑞这样描述一路上自己的心情。
“得知我报名西部计划,大家第一反应是惊讶。”高晋瑞说。对于这样的决定,她的父母一开始由于距离问题并不同意,“我还很年轻,希望到外面锻炼锻炼,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的话,可能这辈子就错过了。”高晋瑞的坚持最终赢得了父母的尊重。
7月27日中午11时,高晋瑞到达了自己向往的西藏拉萨,开始了为期7天的岗位培训。培训期间,高晋瑞主动担任班长一职协助老师处理事务,面对新的环境,她略带激动地告诉记者:“来到这里感觉挺好的,吃的也好,住的也好,藏区人民也很热情。”对于未来,高晋瑞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像她说的:“一棵树苗,不管扎根在哪里,都会快速适应并茁壮成长!”
今年刚刚毕业的山西农业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周雷贵也是这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之一,为此,他放弃了还不错的选调成绩。周雷贵说:“在了解中逐渐发现西部计划对自己吸引力更大,选择做一名西部志愿者可能会成为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怀揣着对西藏的向往从太原出发开启了自己的西藏之旅,问及到西藏后的感受,周雷贵说:“这边发展得比想象中还好,唯一就是天气变化很大,刚开始培训的时候觉得很热,有点后悔,但是在短短7天的培训中还是被这里的文化所吸引,老师讲到的‘老西藏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坚定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念。”
采访周雷贵时是8月3日,为期7天的培训刚刚结束,第二天这批从山西来的青年志愿者便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谈到对西藏服务的规划,周雷贵给出了最质朴的回答:“先熟悉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服务当地,有时间去领略一下这边的风景文化。”
D
“宏志助航计划”
为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宏志助航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决策部署,促进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开展的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项目。2021年10月,太原理工大学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太原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计10146人,其中:博士149人、硕士2227人、本科生7770人。该校化工、材料、矿业、安全、机械、电力、计算机、生医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充分彰显了太原理工大学鲜明办学特色和优势。
培训前太原理工大学面向1489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面向120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开展线下一对一访谈,从学生角度出发,聆听学生声音,深挖学生需求。同时面向校内招募培训讲师共计62人,校外培训导师13人。
“我是作为外聘老师融到校园团队里面的,整个团队的态度非常认真,我们通过不停地开会,反复打磨课程体系,会议最长的时候从早晨开到下午一点半。每位老师对教育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校外指导老师岳文军在“宏志助航计划”培训课程中主要负责学生求职心态调节、行动促进及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同学们合理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
外语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何晓雁告诉记者:“我作为班主任和讲师分别参与了太原理工大学第一、二期的‘宏志助航计划’培训。课程结业后,我们依然保持对每位同学就业情况的跟踪了解,结合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内在因素,帮助同学们探索求职方向,提升决策能力。”
“虽然‘宏志助航计划’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找工作,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个培训让我更加明确自己想去的公司和岗位,参考这些岗位的招聘条件,我准备继续考研。”张韶珂是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也是该校“宏志助航计划”第二期的学员。临近毕业时,考研落榜的消息仿佛为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暗灰色的滤镜,抱着参加活动的心态,张韶珂来到“宏志助航计划”的课堂,通过对整个课程体系每个模块循序渐进的学习,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他从盲目考研到重新坚定目标,“宏志助航计划”引领他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坚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E
校企合作
半工半读探索化解人岗适配难题
毕业生如何找到满意的工作?高校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企业如何招到所需人才?这是用人单位和高校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对此,兰花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尹俊峰直言:“许多煤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不想从事煤炭行业,或者不愿意从一线开始干起,这是一直比较困扰我们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在选择专业前并未考虑将来就业问题,对专业认识不清,对岗位职责不明;二是当下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畏难、怕苦情绪。煤炭是特殊行业,来到这里却不想从一线干起,即使从事管理工作,没有一线工作经验也是纸上谈兵。”
尹俊峰介绍说:“校企合作、半工半读是我们目前针对这个问题所做的探索。目前,兰花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山西工程职业学院、长治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高校均有合作。一是定向招生,学生清楚知道自己今后所从事什么工作,这样就有效避免学了煤炭不干煤炭的问题;二是半工半读,半工半读体现为以工为主、以学为辅,弹性学制。学校老师来企业教学,学生在企业实行导师带徒制,理论实操两不误,半工半读的学生拥有学生加学徒的双重身份,更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秦晨是兰花集团半工半读培训出来的学员,他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同学,我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甚至可以说没有,半工半读后,虽然学业和工作都很紧张,但确实收获颇多,学习到的技能立马能得到应用,常常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据悉,针对很多毕业生多愿意做管理者,不愿意下一线这种现象,兰花集团推出“兰花工匠”项目,将工匠分层次、分等级评定,采用动态激励政策,拉开收入差距,让擅长技术的做好技术,擅长管理的做好管理,让产业工人既有荣誉感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人人各司其职、各安其位。(本报记者 贾力军 李一娜 安哲纬)
来源:山西日报
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20825/791386.shtml